一、牌號
美標牌號:GR1、GR2、GR3、GR5、GR7、GR12
俄標牌號:BT1-00、BT1-0、BT1-2等
國內牌號:TA0、TA2、TA3、TA5、TA6、TA7、TA9、TA10、TB2、TC1、TC2、TC3、TC4
二、引用標準
1: GB 228金屬拉伸實驗方法
2: GB/T 3620.1鈦及鈦合號和化學成分
3: GB/T3620.2鈦及鈦合金加工產品化學成分及成分允許偏差
4: GB 4698海綿鈦,鈦及鐵合金化學分析方法
熱加工狀態(R)
冷加工狀態(Y)
退火狀態(M)
三、鈦板制造工藝
熱鍛:在金屬再結晶溫度以上進行的鍛造工藝。
熱軋:在高于再結晶溫度下進行的軋制過程。
冷軋:塑性變形溫度低于回復溫度的軋制過程。
退火:將金屬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,保持足夠時間,然后以適宜速度冷卻(通常是緩慢冷卻,有時是控制冷卻)的一種金屬熱處理工藝。
酸洗:將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,以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。是電鍍、搪瓷、軋制等工藝的前處理或中間處理
鈦 具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。密度為4.51g·cm^-3,是最重的輕金屬。熔點(1668±10)℃,沸點3260℃。熔點比鐵和鎳高。25C時的熱導率為14.99W·(m·℃)^-1,只有鐵的1/6,鋁的1/16,對切削加工和焊接不利。25C時的膨脹系數為8.36×10^-6℃^-1,比鐵和鎳??;可以補償加熱和冷卻過程中因熱導率低引起的熱應力,從這一點上說對材料加工和熱處理有利。摩爾熱容為250.344kJ/(mol·℃)^-1。線彈性模量為115GPa,剪切彈性模量為44GPa,泊松比為0.33。彈性模量只比鐵和鎳的一半略高一些,對結構的剛度有不利影響。高純鈦的電阻率為540×10^-9Ω·m;但工業純鈦的電阻率為650×10^-9Ω·m,此外,熱導率也相應低些。
純鈦在大多數介質中,特別是在中性、氧化性和海水等介質中有極高的抗蝕性。在海水中的抗蝕性比鋁合金、不銹鋼和鎳基合金還高;在工業、農業環境和海洋大氣中雖經數年,表面也不發生任何變化。
氫氯酸、硫酸、鹽酸、正磷酸和某些熱的有機酸對鈦的腐蝕作用較強;特別是氫氯酸。不管濃度或溫度高低,均有很強的腐蝕作用。因此,氫氟酸是制備鐵及鐵合金金相試樣時常用的腐蝕劑,也是酸洗液的主要成分。
純鈦板及鈦合金板是極其重要的化工設備及航空材料,廣泛應用在化工設備石油海洋 航空航天制藥等領域。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領域廣泛應用鈦板材。